设为首页  |   加入收藏   |    登录 退出   |    注册

咨询电话:010-82873696

投资观点

钮文新:全球“滞胀期”不是没可能

2017年08月02日 09:47 新浪财经 作者:钮文新

北京时间8月1日,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接受彭博社电话采访时称:经济增速缓慢又无显著通胀的时代必将终结,随之而来的并非经济增长的加速,而是价格上涨脚步的加快。换言之,滞涨即将来临,那对于美国经济可不是好兆头。格林斯潘解释其原因是“源于资本投资大幅下降和生产率显著减速”他表示:“自2008年以来,我们已经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增长停滞,然而如今,滞涨就要来临了。我们将进入一个不同的经济运行时期,那就是1970年代以来还不曾有过的滞涨期。”

格林斯潘的说法是危言从听吗?其实,这一直以来都是我心中隐隐的忧虑。因为,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到目前为止,除了发达国家还能看到基础设施建设的欠账庞大、存在巨大提升空间之外,其他重要经济领域的投资,尤其是民间资本投资一直处于茫然无措状态。谁能告诉我们,未来足以拉动人类经济进一步增长的需求在哪?找不到。

有人会说,应当是工业4.0——智能化工业时代。真是这样?如果按照这样的思路去寻找,几乎所有人都明白:那很可能是一个人类“大失业时代”。它势必馅于一个无解的经济悖论当中:一方面,人类为降低生产成本而大量使用智能机器,确实大幅提升的生产效率;但另一方面,大量工人、农民失业,没有收入,生产力提升带来的巨量商品和服务谁来消费?

问题来了。第一,劳动力会不会抵制智能机器而发生大规模的暴乱?第二,因为暴乱频发,政府会不会限制智能机器发展?如果不是这样,人类是不是会爆发一轮更大的革命,从而实现“按需分配”的社会制度?想远了,想得太远了。但我不这样看,因为一个新时代也许就是从现在开始它的“过度期”——各种经济混乱和不确定就是基本特征。其实,我们可能正在经历一场巨大的经济革命,我认为它是智能机器革命的先兆,这场革命就是“能源革命”——“供电器”越来越轻便,储能越来越巨大;“用电器”越来越精致,耗电越来越低廉。

说“滞胀”为什么说到智能机器?因为我们正处在一个过渡期——空档期。在这个时期,新的生产还不足以推动经济增长,而旧的商品生产必须走向衰退,因为它的市场已经饱和,它的生产已经过剩,价格已经跌无可跌。那未来会是怎样的过程?产能逐渐萎缩,价格随之回升。这自然是一个“滞胀期”,因为产能萎缩的结果是经济停滞或衰退,而价格回升则是物价的上涨,新的经济动力尚未形成。

按照这样的分析来看,未来有可能发生的滞胀成因和20世纪70年代有可能是完全不同的。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是“两次石油危机”期间油价大幅上涨所致。逻辑机理是:原油价格上涨带动所有工业原材料价格上涨、进而推高消费品价格并压制生产。所以,此次滞胀真得发生,治理也该完全不同。20世纪70年代治理滞胀最好的方法应当是“结束中东战争”,恢复石油供给,降低石油价格,但保罗·沃尔克却采用了大幅加息的办法,所以那时候只提“通胀”而不提“滞胀”。

那次加息,保罗·沃尔克称之为“政治”,为什么?因为,那是美英推行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的手段。说来话长,权且放下。我唯一的希望就是:真要出现全球性滞胀,中国在治理上别犯错误——采用紧缩货币政策。因为,货币紧缩只能加剧经济萎缩速度,而无法抑制物价上涨。结果是:越治越糟。那该怎么办?保增长、扛通胀,发挥产能过剩优势的一面,向全球输出通缩。所以,现在中国去产能要悠着点,我们必须知道,要搞市场经济,产能适度过剩是必要的。因为,没有过剩就没有竞争,没有过剩就没有市场定价、而是寡头定价。

适度的政府投资保增长,同时利用“胀”的过程激励民间资本面向未来投资。现在看,只有中国有这样的条件。

(来自:新浪财经)

版权所有 © 北京富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京ICP备14058537号